不靠开药,互联网医疗与医生如何靠服务立足?
2022年01月13日 0人阅读
互联网医疗经历了疫情考验后,2021年医生“上线”态势延续,或从各自角度产生了不同收获,医生与行业之间相互促进。
近日,微脉面向平台20万注册医生推出了“微脉医生2021年度记忆”报告,通过大数据回顾每位医生过去一年的线上服务情况,包括接诊人次数、解答的问题数、科普文章阅读量、单日最高服务量、患者评价等,以“年度账单”一样的温情形式,推送给每位医生一份个性化盘点。
为了更细致地观察医生从事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所感所得,动脉网与三位微脉医生进行对话,通过他们的经历,透视互联网医疗与医生之间相互成就的意义。
“互联网医疗放大优质医疗资源效能”
桂定文是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,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,湖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,黄石十大“名医工作室”带头人,擅长泌尿外科、男科学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。
在泌尿外科,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强,甚至羞于面对面向医生讲述症状,互联网成为理想的医患沟通渠道。作为专家,桂定文还有不少黄石市以外的患者,希望有更便捷的看病方式。2017年,桂定文开始接触互联网医疗,2018年在微脉平台上注册提供服务。
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桂定文
“微脉平台与医院的挂号、缴费和查询系统打通,患者能够获得从预约、看病、查报告到诊后随访的全流程服务。”桂定文表示,这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便利。
当然,方便患者不能以增加医护人员负担为代价。“我每周有两个半天坐门诊,其他时间都在做手术、查房、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以及学术交流。如果患者遇到线上服务使用的问题,或者对就诊流程不清楚,很难抽时间去回答。”桂定文介绍,微脉作为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合作方,派驻工作人员到院,在人流集中的区域宣讲线上服务、教患者如何使用微脉APP各项功能;在线上,平台配备了医生助手,回答患者疾病之外的问题。“这种运行模式,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,也节省了医生的时间。”
泌尿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导、其中微创手术占绝大多数,必须在线下进行。业内部分观点认为,手术这类线下服务是互联网医疗无法执行的,因此,互联网医疗在外科发挥的作用有限。然而,在桂定文看来,规范的术后管理、及时的院外干预,对疾病诊疗也尤为重要。
桂定文精通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、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及剜除术、经尿道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、经皮肾镜碎石术、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、肾癌、膀胱癌、前列腺癌及肾囊肿等疾病微创手术,擅长TVTO(即: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)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,也因此在线上开通了术后管理、私人医生等长周期的服务。
通过线上平台,医生与患者之间可高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、复诊以及全病程管理,还能进行一对多的健康科普。微脉平台数据显示,桂定文的科普直播中,每场观看人数均在1万以上,最高达到2万多人。桂定文称,线上的咨询问诊、全病程管理、健康科普等一系列服务组合起来,充分放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效能。
除了临床医生身份,桂定文还承担了科室负责人、学科带头人的职责,站在不同的角度,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也有所差异。“发展技术、培养人才是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责任,互联网医疗同样可以发挥作用。”
桂定文表示,病例讨论、学术交流能够助力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,把它们迁移至线上,能加快年轻医生积累病例和经验的速度。“以往,我们一年只能准备两次学术会议,还要花费很大精力。如果线上能够日常开展,医生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。”
除了线上服务,桂定文还分享了和微脉合作的一个线下案例。2021年3月,微脉协助桂定文团队引入最先进的混合现实(MR)技术。在一台3D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中,桂医生戴上MR眼镜,调取3D模型融合到患者身上,此时医生如同拥有一双“透视眼”,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位置及肿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。在MR技术的指引下,桂定文主任团队迅速、精准、完整地切除了肿瘤,整个手术出血不到20ml。这是黄石市第一例MR技术辅助的肿瘤切除术,目前微脉平台已上线这样的3D精准手术预约服务。
“互联网医生个人力量背后是跨区域的团队力量”
2020年,动脉网曾在《 线上线下服务融合,医生深度参与互联网医疗收获了什么?》一文中讲述过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纳晨的故事。一年多过去了,他的工作有哪些变化?
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纳晨
纳晨介绍,过去一年,能明显感受到医患两端对互联网医疗持更加积极的态度,一方面是疫情使然,医院和医生希望患者减少到院次数、避免交叉感染;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让医疗信息透明度增加,患者拥有更多选择权。
“身边有皮肤科医生、产科医生在我的影响下,也开始加入互联网医疗服务;放眼看全网,越来越多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做科普,医生从原来的被动接诊变为主动干预,让更多患者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寻求帮助。”
在医疗信息互联网化的趋势下,纳晨也在微脉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上开通了账号,利用空闲时间在网上做科普。“除了儿科医生身份,我还是一名致公党党员,肩负着致公党云南省委交给我的育儿防病知识普及任务。”纳晨说,社交媒体、10个微 信群,是他高效进行育儿防病知识普及的重要途径。“三胎政策开放,儿科医生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多探索,帮助家长科学育儿。”
在微脉平台,纳晨的单月接诊量从2020年的30多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300-400人次。纳晨表示,他在网上接诊都会全面综合患者主诉、线下查体资料、检验检查资料等给出最准确的建议,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。
纳晨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,他坦言,自己并非全才,而疾病诊治需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。“能够获得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,是因为我背后有强大的技术支持。”纳晨说,这些支持分别来自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周锦妍、杨涛教授,以及南京医科大学附二院儿科张爱青教授、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王娜副教授、深圳卓正儿科张磊博士等,院外技术支撑都来自他在包括教育部MBBS培训以及多次全国学术交流期间结识的专家。
“每当我遇到困惑或者不确定时,都会向专家们请教,他们也会耐心给我指导。”因此,在纳晨看来,互联网将他个人的力量变为跨区域的团队力量,最终使患者获益。
未来要如何参与互联网医疗?纳晨表示,2021年,他加入了昆明市青年联合会,成为昆明市盘龙区政协委员,未来打算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患者的同时,也积极参政议政,为卫生健康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言。同时,纳晨此前在怒江参加的扶贫工作让他感触颇深:在补充边远山区优质医疗资源方面,互联网医疗能发挥极大作用,他计划未来继续坚持参与健康扶贫项目。“健康扶贫,一直在路上。”
“医院可通过互联网医疗提升竞争力”
最初得知要与第三方合作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时,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王芬是有疑虑的,但经过几年实践,当初的疑虑已被打消,王芬和医院同事们正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提升医疗服务质量、吸引患者。
“2011年,我在广州的医院进修时,当地医院就已经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了。”王芬表示,当地开展的网络咨询、电话咨询等的确给患者带来了不少便利,医生和患者的接受程度也较高。
黄石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与微脉启动合作,具体到亲身实践时,王芬和同事却产生了顾虑:内地患者接受新事物的观念不及沿海地区,他们是否愿意为此付费?医疗风险大不大?“事实上,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,这些担忧是多余的。”王芬表示,患者切实体会到了便捷,是愿意付费的,尤其是上班族,他们工作繁忙,线上问诊能节省大量时间成本。
自从与微脉合作以来,患者不仅没有提出异议,反而提出了不少好评。这让王芬意识到,需求是多元化的,医院服务也应该多元化。“这样一来,我们对互联网医疗也持越来越支持的态度,尤其是疫情期间,这些服务相当有用。”
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 王芬
王芬是湖北省医师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、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幼保健学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,黄石市围产医学专委会常委,在围产医学、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高危妊娠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王芬认为,病情严重的患者,可在院内进行诊治,院外进行持续管理,互联网医疗让服务延续性更强,使患者恢复效果更理想。
自2019年入驻微脉以来,王芬在线上除了接诊之外,还参与科普直播,单场观看人数达1万多人。在她看来,只提升患者获得服务的便捷度还不够,更要成为患者的“熟人”。“对医生来说,无论患者是熟人还是陌生人,都会花同样的精力去诊治;但患者不一样,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‘熟人’更容易带来安全感,依从性也会提高。”因此,王芬认为,在接诊的同时,有必要运用科普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来吸引大众,拉近与患者的距离,让患者对医院和医生产生更多亲切感、信任感。
她与团队还开通了孕检一站式关爱、分娩关爱、孕产营养关爱等专科服务,携手微脉个案管理师,帮助孕产妇实现全孕期、产后/术后的全病程管理,一方面让准妈妈少跑腿、更安心,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医院高危孕妇的管理水平。
作为黄石市唯一的三甲妇幼保健院,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在当地并没有直接的“竞争对手”,不过,在王芬看来,外界环境变化促使医院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提升。最典型的变化就是整体生育率下降,这在黄石也有所表现。“黄石整体分娩量下降了22%,虽然我们医院并没有下降这么多,且占有全市分娩量的49%,但同样要引起重视。”王芬表示,通过互联网医疗提升服务质量,就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据王芬观察,四五线城市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暂不及沿海地区,但随着时间推移,互联网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,未来互联网医疗认同度的地区差异一定会越来越小。“趋势是一定存在的,但推广过程只能慢慢来,以后会越来越有希望。”
互联网医疗与医生相互成就,已是大势所趋
以上三位医生的回顾正是20万名微脉医生2021年度记忆的缩影。“微脉医生2021年度记忆”报告包含了每位医生的线上患者数量、患者区域分布、科普发布与参与情况、患者评价等内容,是医生线上服务的阶段性总结与分析。
“微脉医生2021年度记忆”报告部分截图
尽管医生们来自不同学科、有不同职称、担任不同职务,但从访谈和“年度记忆”数据可以看出,医生与互联网医疗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有诸多共同点:
首先,医生们敢于尝试,敏锐观察到各自学科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并付诸实践。
其次,与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深度合作,在平台的技术服务、运营支持帮助下,仅需提供医疗服务或医学知识,就能带给患者更连续和优质的服务。
最后,通过互联网医疗获得了患者口碑、个人成长、团队或学科建设,甚至是医院竞争力。
作为助力医生参与互联网医疗的第三方平台,微脉已吸引了全国超20万名医生入驻。除了基础的图文、电话、视频咨询,微脉平台的医生们还可利用碎片时间参与科普直播、在“医生头条”发布科普内容,向用户传播科学的健康常识、疾病应对方法、认知辟谣、用药参考等内容,结合每月特定的热点话题进行创作,医生们还可获得更多流量的扶持,提升个人职业价值与成就感。
此外,微脉帮助医生发挥个人专长,灵活定制针对专科专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,向患者提供不同周期、不同形式的服务组合。截至目前,微脉平台已围绕超1000个具体病种,帮助医生开设了超20000种专病医疗服务(SKU),极大释放了医生的服务效能。
医生态度笃定、实践积极,第三方平台服务覆盖面扩大、融合度加深,未来,互联网医疗与医生之间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将越来越明显。借用王芬医生的观点,这个过程也许很慢,但一定是大势所趋。